湄潭茶,自唐代以来就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茶经》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太平寰宇》载:“夷州土产茶……”。现在的湄潭县域属当时的夷州境地。据清康熙、光绪《湄潭县志》,以及《平越直隶州志》《贵州通志》等文献资料记载:元代至明代,湄潭所产茶叶交播州宣抚(慰)司,进入播州茶仓或作为“播州方物”上贡朝廷。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贵州通志·风土志》记载:“黔省各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昔皆为贡品。”这个“湄潭眉尖茶”即为今天“湄潭翠芽”的最前身。1939年国民政府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在湄潭筹建实验茶场(今省茶研所和湄潭茶场的前身),拉开湄潭茶叶科研的序幕。1940年浙大西迁,在湄潭办学七年,带来了西湖龙井的制作工艺。从而提高了湄潭种植、生产、加工茶叶的技术,并极大地推进了湄潭茶产业的发展。“湄潭翠芽”采用湄潭地方群体品种——湄潭苔茶加工生产而成。1954年时任贵州省长周林同志取名“湄江茶”,而“湄潭翠芽”就是由“湄江茶”演变而来。2005年县茶业协会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湄潭翠芽”证明商标,于2007年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被称作会跳舞的茶、茶中仙子。
为全面推进“湄潭翠芽”品牌文化建设,不断提升该区域公用品牌的曝光率、知晓度、美誉度。特向全国设计、策划等爱好者征稿。
一、征稿项目及要求
本次作品征集共两项,内容与要求各不相同,参赛作者务必认真阅读后创作。
(一)“湄潭翠芽”LOGO作品
LOGO作品征集1个(必须在目前“湄潭翠芽”的注册商标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图形LOGO)。标识(LOGO)设计应构思精巧、创意新颖、内涵丰富、色彩明快、简洁大气、富有美感、识别性强,具备视觉冲击力,并遵循标识艺术创作规律,符合标识设计表达规范。投稿作品包含LOGO设计和部分延展设计应用效果图,方案以pdf格式提交。图片格式要求为jpg、png 格式,注明CMYK和RGB色值,分辨率不低于600*600dpi。提交设计同时需附500字以内的设计说明。每位作者限投2件以内(含2件)作品。
(二)“湄潭翠芽”广告用语作品
在“湄潭翠芽”已有广告语“一生只等一壶茶——湄潭翠芽”的基础上再征集3个,作品需符合“湄潭翠芽”的历史底蕴,气象正大,韵律协调,意境深远,每位作者限投2件以内(含2件)作品。
二、奖项设置
(一)“湄潭翠芽”LOGO
一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二等奖:2名,分别奖励农特产品大礼包1份。
三等奖:3名,分别奖励农特产品大礼包1份。
(二)“湄潭翠芽”广告用语
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
二等奖:2名,分别奖励农特产品大礼包1份。
三等奖:3名,分别奖励农特产品大礼包1份。
三、截稿日期
征集、征稿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12月15日止。
四、征集对象
本次活动面向全国广泛征集有创意的LOGO1个和广告用语1个,任何组织和个人均可投稿。参与本次征集活动组织、评选工作的人员,均不具有应征资格。
五、投稿方式
“湄潭翠芽”LOGO作品(含作者信息)、广告用语(含作者信息)一次性发送到指定邮箱:mt.csj@163.com,重复多次投稿无效,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办公室联系电话:0851-23276778。
六、相关事宜
(一)在规定的时间截稿后,主办方将聘请相关专家采用隐名编号方式进行公平公正评审。评审结果将在各网站及主流媒体公布。
(二)“湄潭翠芽”LOGO、广告用语作品,一经评审采用,将分别获得主办方颁发的相应奖励和证书一个。
(三)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若有抄袭、剽窃行为,一经发现,取消评选资格。如涉及著作权、版权纠纷等法律问题,由应征投稿者自负。由此引发的纠纷,其法律和经济责任均由应征投稿者自行承担。
(四)作品要体现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语言文字使用规范、表现形式得当,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损害公序良俗,文化品位良好,提倡风格多样、百花齐放,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喜好。
(五)本次活动评选出的作品将被视为主办方委托创作之作品。应征作品一经采用,则视为该作品知识产权归主办方所有,主办方独家拥有使用权、发表权及改编权,有权将其用于相关宣传、展览及宣传推广活动等。应征者不得擅自发布或将该作品及其权利转让给第三方。同时主办方除向入选者支付本方案规定的奖励外,不再支付其他任何报酬和费用。
(六)凡向本活动主办方投稿者均被视为同意并遵守本次征集活动各项规则。
(七)本活动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七、征集机构
湄潭县委宣传部
湄潭县文化旅游局 湄潭县文联 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 湄潭县融媒体中心 湄潭县茶业协会
附件:1.目前区域公用品牌“湄潭翠芽”的注册商标(矢量图);
2.区域公用品牌《“湄潭翠芽”的前世今生》资料。
2023年10月25日
附件1下载通道HAN LU
“湄潭翠芽”的注册商标(访问码:exa0)
附件2下载通道HAN LU
“湄潭翠芽”的前世今生(访问码:di79)
https://mp.weixin.qq.com/s/GOVqNBvjxPCZYDT53FgX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