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白鹤拳征集形象主题品牌口号

永春白鹤拳征集形象主题品牌口号

口号取名征集
0

元奖金

93

人关注

2

人点评

更新时间:2020-03-24 10:45:3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来源:会员/上传
大赛简介
永春白鹤拳形象设计比赛及主题品牌口号征集大赛活动方案
一、              征集背景、目的
永春,古称“桃源”,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习武成风。永春白鹤拳又称永春拳,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文化传播广泛兼具技击价值和健身作用的优秀拳种。2008年6月,五祖拳(太祖、达尊、行者、罗汉、白鹤)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殊荣。如今,白鹤拳走出国门,在五大洲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拳馆和传人,习拳者更是遍布世界各国。
永春白鹤拳历史悠久,拳法独特
白鹤拳是在清朝初年顺治年间(1644~1662年)由少林拳师方种的女儿方七娘所创,七娘一日在寺中织布,见一只白鹤飞宿在梁间,昂首振翮,舞脚弄翼,姿态奇妙,心甚异之。即以手中梭盒投之,被白鹤闪跳而过;又以纬尺掷之,复被白鹤展翼弹落;俄而奋腾凌空,冲入霄汉而去。于是七娘感悟之余,精研不辍,揣摩衍化,乃揉合白鹤种种舞姿于少林拳法之中。她几经推敲,创出别具一格的“似刚非刚,似柔非柔”的拳法,称为“鹤法”。当时永春民间流传许多拳种,在此后发展过程中,互相观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融汇一体。太祖中有白鹤拳的技巧,白鹤拳中有太祖的套路,这两拳种又杂有达尊、罗汉、行者的拳法,在理论和练功方法上形成了具有永春人文地理特点的技术体系,因为这些人的籍贯多在永春,故也将此拳称为 “永春拳”,永春白鹤拳师俗称“永春师”。
白鹤拳弟子不仅精于武艺,还崇尚武德,制定了大量“四善”、“十秉”等条规,是中华武术中较早规范武德的拳种。白鹤拳的弟子皆练就识本草、通脉理、精穴道、善医伤的本领,代代相传秘方奇效,还把长期总结的一些中医知识用于救死扶伤,先后创办了“春生堂”药酒厂和泉州正骨医院。“春生堂”已成为中华老字号。
永春白鹤拳师的传奇故事别具一格、扣人心弦
历时三百余年,永春白鹤拳传人在保家卫国、抵御外侵、睦邻和谐等都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方七娘授徒著传奇,郑礼空手拨牛角、智斗勇和尚,林俊智斗州官保乡民,李载鸾杀日本兵以及抗日大刀后援队等故事广为流传。
康熙顺治年间,方七娘与其夫曾四在永春西门外后庙辜厝观音寺设馆授徒,后人称为“曾武馆”,慕名而来的王、吴、林、李、蔡,颜、乐、许、周、康、张、辜、李、白等诸姓二十八人拜师学艺,人称“二十八英俊”。后世称曾四为“前永春名师”,称“二十八英俊”中最杰出的郑礼、辜喜、辜魁、乐杰、王打兴为“前五虎”。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后,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白鹤拳早期弟子白戒从台湾归来,在永春传授“寸劲节力”,使白鹤拳技更进一筹,并以此技传授功夫出众的郑宠、林添、郑畔、辜初、辜荣五人,世称“后五虎”。白戒被后人称为“后永春名师” 。
白鹤拳早期永春籍弟子林兴珠(1628—?),与叔父林日胜追随郑成功举抗清义旗,聚众数千,据永春帽顶、马跳诸寨,牵制内地清军。顺治十三年(1656年),林日胜与林兴珠降清。历任福宁镇总兵,江西南安、湖南辰州副将,林兴珠在“三藩之乱”中反击吴三桂叛军立奇功,被授銮仪卫銮仪使,赐封建义侯,著籍镶黄旗。林兴珠曾两次领旨率福建藤牌兵(藤牌是白鹤拳的主要器械)攻打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的俄国罗刹(恶鬼),迫使沙俄侵略者签下中国历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林兴珠又带福建藤甲兵护康熙帝御驾从征噶尔丹,在克鲁伦河大破骆驼阵,大败噶尔丹于乌兰布通,白鹤拳弟子为保卫祖国西北疆域立下了大功。
自幼拜白鹤拳名师林玉为师的永春籍弟子周自超(1760-1837年)。乾隆五十八年,考中武探花进士,钦点探花及第,被委为侍卫,后随御驾至热河,抓获刺客,以功赐独眼花翎,赏穿黄马褂,诰封武功将军。嘉庆初年,同安人蔡牵在福建沿海聚众为海盗,自超奉令率水师营,屡破蔡牵,被派驻镇金门。七年(1802)八月,于高崎击败蔡牵,被任命代理海门总兵,兼管平海。后屡立战功,升为崖州参将,兼香山水陆协统,保荐提举为虎门总兵。白鹤拳弟子又为沿海的稳定立下战功。
永春白鹤拳传播最为广泛,影响深远
永春白鹤拳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已开始向外传播,习拳者遍布世界各地。在国内,福建、广东、江西、台湾各地都有白鹤拳传人在开馆授拳,传播武艺,各武术场馆经常派人来永寻根谒祖,交流互促;在国外,近如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远至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地都建有白鹤拳协会,国外友人亦多次来永学习和探讨白鹤拳术。
林俊,永春州遐龄乡(今永春县五里街镇埔头村)武生,学名万青,善骑射,以豪侠闻名。陈湖,永春州龙头乡(今永春县五里街镇吾东村)武生。太平天国革命后,他们积极联络会党,以调解械斗、教练武术为名,在永春、德化、南安一带发动群众,准备起义。1853年(咸丰三年)5月15日,林俊陈湖率红钱军在永春五里街金峰山起义,并与太平天国取得联系,以太平天国“英烈王三千岁”名义发布告示。大量的永春白鹤拳弟子跟随起义军到八闽大地,永春白鹤拳也随之迅速播种到八闽大地。1857年,林俊在闽北顺昌身亡,其手下一万多人就失散流落到各地,部分逃亡到东南亚和广东。到广东一带的白鹤拳弟子就埋名隐姓传授永春白鹤拳。因惧清廷缉捕,便借名“原永春师”(严、颜咏春)授徒,并把永春拳改为“咏春拳”。其传人在白鹤拳基础上加以创新,并将这一新拳法传授黄华宝、梁赞、叶问等人,也就是当今的“咏春拳”。近代传人李小龙又演化成截拳道。至今,永春拳传人陈华顺、陈汝棉故居内仍收藏有“永春国术社”牌匾、“永春历代仙师”神位牌。现在咏春拳的传人也撰文说明改名的原因,并承认永春县是咏春拳的祖籍地。
嘉庆年间,永春拳师“吉师”(吉相公)到台湾传播“三步点”
推荐设计大赛信息

暂无点评

查看更多评论
永春白鹤拳形象设计比赛及主题品牌口号征集大赛活动方案
一、              征集背景、目的
永春,古称“桃源”,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习武成风。永春白鹤拳又称永春拳,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文化传播广泛兼具技击价值和健身作用的优秀拳种。2008年6月,五祖拳(太祖、达尊、行者、罗汉、白鹤)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殊荣。如今,白鹤拳走出国门,在五大洲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拳馆和传人,习拳者更是遍布世界各国。
永春白鹤拳历史悠久,拳法独特
白鹤拳是在清朝初年顺治年间(1644~1662年)由少林拳师方种的女儿方七娘所创,七娘一日在寺中织布,见一只白鹤飞宿在梁间,昂首振翮,舞脚弄翼,姿态奇妙,心甚异之。即以手中梭盒投之,被白鹤闪跳而过;又以纬尺掷之,复被白鹤展翼弹落;俄而奋腾凌空,冲入霄汉而去。于是七娘感悟之余,精研不辍,揣摩衍化,乃揉合白鹤种种舞姿于少林拳法之中。她几经推敲,创出别具一格的“似刚非刚,似柔非柔”的拳法,称为“鹤法”。当时永春民间流传许多拳种,在此后发展过程中,互相观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融汇一体。太祖中有白鹤拳的技巧,白鹤拳中有太祖的套路,这两拳种又杂有达尊、罗汉、行者的拳法,在理论和练功方法上形成了具有永春人文地理特点的技术体系,因为这些人的籍贯多在永春,故也将此拳称为 “永春拳”,永春白鹤拳师俗称“永春师”。
白鹤拳弟子不仅精于武艺,还崇尚武德,制定了大量“四善”、“十秉”等条规,是中华武术中较早规范武德的拳种。白鹤拳的弟子皆练就识本草、通脉理、精穴道、善医伤的本领,代代相传秘方奇效,还把长期总结的一些中医知识用于救死扶伤,先后创办了“春生堂”药酒厂和泉州正骨医院。“春生堂”已成为中华老字号。
永春白鹤拳师的传奇故事别具一格、扣人心弦
历时三百余年,永春白鹤拳传人在保家卫国、抵御外侵、睦邻和谐等都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方七娘授徒著传奇,郑礼空手拨牛角、智斗勇和尚,林俊智斗州官保乡民,李载鸾杀日本兵以及抗日大刀后援队等故事广为流传。
康熙顺治年间,方七娘与其夫曾四在永春西门外后庙辜厝观音寺设馆授徒,后人称为“曾武馆”,慕名而来的王、吴、林、李、蔡,颜、乐、许、周、康、张、辜、李、白等诸姓二十八人拜师学艺,人称“二十八英俊”。后世称曾四为“前永春名师”,称“二十八英俊”中最杰出的郑礼、辜喜、辜魁、乐杰、王打兴为“前五虎”。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后,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白鹤拳早期弟子白戒从台湾归来,在永春传授“寸劲节力”,使白鹤拳技更进一筹,并以此技传授功夫出众的郑宠、林添、郑畔、辜初、辜荣五人,世称“后五虎”。白戒被后人称为“后永春名师” 。
白鹤拳早期永春籍弟子林兴珠(1628—?),与叔父林日胜追随郑成功举抗清义旗,聚众数千,据永春帽顶、马跳诸寨,牵制内地清军。顺治十三年(1656年),林日胜与林兴珠降清。历任福宁镇总兵,江西南安、湖南辰州副将,林兴珠在“三藩之乱”中反击吴三桂叛军立奇功,被授銮仪卫銮仪使,赐封建义侯,著籍镶黄旗。林兴珠曾两次领旨率福建藤牌兵(藤牌是白鹤拳的主要器械)攻打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的俄国罗刹(恶鬼),迫使沙俄侵略者签下中国历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林兴珠又带福建藤甲兵护康熙帝御驾从征噶尔丹,在克鲁伦河大破骆驼阵,大败噶尔丹于乌兰布通,白鹤拳弟子为保卫祖国西北疆域立下了大功。
自幼拜白鹤拳名师林玉为师的永春籍弟子周自超(1760-1837年)。乾隆五十八年,考中武探花进士,钦点探花及第,被委为侍卫,后随御驾至热河,抓获刺客,以功赐独眼花翎,赏穿黄马褂,诰封武功将军。嘉庆初年,同安人蔡牵在福建沿海聚众为海盗,自超奉令率水师营,屡破蔡牵,被派驻镇金门。七年(1802)八月,于高崎击败蔡牵,被任命代理海门总兵,兼管平海。后屡立战功,升为崖州参将,兼香山水陆协统,保荐提举为虎门总兵。白鹤拳弟子又为沿海的稳定立下战功。
永春白鹤拳传播最为广泛,影响深远
永春白鹤拳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已开始向外传播,习拳者遍布世界各地。在国内,福建、广东、江西、台湾各地都有白鹤拳传人在开馆授拳,传播武艺,各武术场馆经常派人来永寻根谒祖,交流互促;在国外,近如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远至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地都建有白鹤拳协会,国外友人亦多次来永学习和探讨白鹤拳术。
林俊,永春州遐龄乡(今永春县五里街镇埔头村)武生,学名万青,善骑射,以豪侠闻名。陈湖,永春州龙头乡(今永春县五里街镇吾东村)武生。太平天国革命后,他们积极联络会党,以调解械斗、教练武术为名,在永春、德化、南安一带发动群众,准备起义。1853年(咸丰三年)5月15日,林俊陈湖率红钱军在永春五里街金峰山起义,并与太平天国取得联系,以太平天国“英烈王三千岁”名义发布告示。大量的永春白鹤拳弟子跟随起义军到八闽大地,永春白鹤拳也随之迅速播种到八闽大地。1857年,林俊在闽北顺昌身亡,其手下一万多人就失散流落到各地,部分逃亡到东南亚和广东。到广东一带的白鹤拳弟子就埋名隐姓传授永春白鹤拳。因惧清廷缉捕,便借名“原永春师”(严、颜咏春)授徒,并把永春拳改为“咏春拳”。其传人在白鹤拳基础上加以创新,并将这一新拳法传授黄华宝、梁赞、叶问等人,也就是当今的“咏春拳”。近代传人李小龙又演化成截拳道。至今,永春拳传人陈华顺、陈汝棉故居内仍收藏有“永春国术社”牌匾、“永春历代仙师”神位牌。现在咏春拳的传人也撰文说明改名的原因,并承认永春县是咏春拳的祖籍地。
嘉庆年间,永春拳师“吉师”(吉相公)到台湾传播“三步点”
永春白鹤拳征集形象主题品牌口号

奖项设置:0

截稿时间:2010-02-01

更新时间:2020-03-24 10:45:3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投稿邮箱:

赛事说明: 文章所有内容均来自主办方,如有疑问,请联系主办方咨询相关事宜。

赛事交流:如您有兴趣可以加入征集服务网赛事交流群,可以咨询交流分享,也可发布任务需求,接单做任务,设计兼职,打造一个解决多元需求,互利多方,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征集服务群,入群联系微信:zhengjicom

微信沟通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