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眼塘”古联有奖征稿 一、“三眼塘”古对联:“荷叶塘、莲花塘、莲子塘,荷叶莲花莲子三眼塘”的来历 沅江市胭脂湖街道之前的老名称是“三眼塘镇”,缘于三眼塘村的三口古塘。这一带的地形以丘岗为主,易遭干旱,故当地老百姓有修筑山塘的传统。过去重宗姓,人们往往聚族而居,抱团取暖。三眼塘有周、邬、曾三大姓氏,各修山塘无数。其中有三口塘挨得很近,有堤坝隔开,各用各的。用水紧张时节也偶有偷水争斗纷扰,但无伤大雅。解放后,田土统归集体,三口塘合而为一,至今仍在。 胭脂湖街道湖汊山塘水田适于莲藕生长,三眼塘也不例外。莲是历代文人骚客吟咏的物象。在百花中它是唯一能花、果(藕)、种子(莲子)并存的。文人大都把莲花喻为君子,象征着美、爱、长寿、圣洁。莲花中一茎双花的并蒂莲,寓意着人寿年丰和纯真爱情。下面的故事就与莲有关。 沅江城南有个村庄,依山傍水,橘树成荫。庄子前有三口水塘,栽种连藕。人们分别称之为荷叶塘、荷花塘、莲子塘。 相传清康熙年间,庄里有个曾姓财主,家有良田百亩,橘树千株。这财主为人善良,雇工佃租也不算苛刻。只是人到中年仍无子女,两口子终曰愁闷不乐,经常求神拜佛也未见效。至财主50大几,妻子王氏才产下一位千金,全家喜出望外。各方亲朋好友前来贺喜,三朝办酒百余桌,内外一片欢呼,都说曾家添了千金,身贵如玉,兰草芬芳,于是取名玉兰。 玉兰天资聪颖,半岁会叫爹娘,两岁能认字背诗,四岁就进了学堂,六岁开始吟诗作对,父母视其为掌上明珠。玉兰八岁那年,曾财主叫她去先生家拜年,进门见先生端着一瓢稀饭在喝,还自言自语:“粒米煮成一碗粥,鼻风吹得浪悠悠!”先生几代书香门第,到了他这代才开始门庭冷落,累次落第,以至家道贫寒,只好在乡间任教,收入微薄,吃了上顿无下餐。近日米桶见底,只好煮稀饭充饥,恰被玉兰撞见。见此情景,玉兰即席回联:“俨然一片西湖景,只少鱼翁下钓钩!”先生听后大惊,拍着玉兰的脑袋说:“真乃神童,神童也!”。 转眼十年,玉兰年方十八,己长成美貌少女,似月里嫦娥,如西施再现。曾家每天说媒提亲的人挤破门,怎奈玉兰静守闺房,闭口不言,一不从父命,二不听母言。原来玉兰胸怀大志,不求家财万贯,不求门当户对,只求有志如意郎君。中秋晚上,月光如水,玉兰信步来到荷塘边,只见鲜艳的荷花含苞待放,青青荷叶依依相偎,碗大的莲蓬频频点头。玉兰看得如痴如醉,诗兴大发,想出一对联:“荷叶塘、莲花塘、莲子塘,荷叶莲花莲子三眼塘。”反复自吟后想到:莲花乃君子也,出污泥而不染,伴有绿叶扶持,身显英雄本色。我何不以此出联招亲呢?第二天,玉兰亲书招亲榜文悬挂门前:“敬告众乡亲,听奴说分明,妙龄年十八,青春胜黄金。只因门前三眼塘,荷叶莲花又莲蓬。以此出联谁应对,愿将终身配与君。出句是:“荷叶塘、莲花塘、莲子塘,荷叶莲花莲子三眼塘。”榜文一出,引动无数王孙公子慕名而来,有的停留三五天,有的冥思苦想十天半个月,也有交流互对两三月的。半年过去,曾家车马盈庭,络绎不绝,竟然没有一人对得上。 离曾家不远,有个王公子,那年二十三岁,出身官宦世家,自称饱读诗书,看玉兰貌美如花,早已垂涎三尺,爱慕不已,多次传媒提亲,怎奈王兰总是不允。王公子见玉兰出联招亲,喜不自禁,以为天赐良机,每天把玉兰的出句念来念去,终是对不上。一日,王公子想着想着竟入了梦,梦中见玉兰芙蓉脸孔,杏眼画眉,发如青丝,皓齿红唇,声如银铃脆,行似杨柳摆。王公子一看,仿佛见了天仙一般,就象吃了琼浆玉液,不觉大喝一声:“玉兰小姐,我对上了,我对上了!”王母将他推醒,原来是南柯一梦。王公子在梦中巧遇玉兰,这种艳福,哪里再有?他一爬起床来,翻身直往外跑。此时已五鼓天明,跑呀跑呀,跑到曾家,正好大门已开,王公子几个纵步跑到玉兰绣房,自鸣得意地说:“玉兰小姐,我对上了,我对上了,快定婚吧。”玉兰见王公子如此鲁莽闯进房中,自然很不高兴,但念他多年托媒提亲,如今出联求婚,迫不及待地闯进来说对上了,便问:王公子,喘喘气吧,你对上什么了?王公子见玉兰相貌,真的象梦中所见天仙一般,又听到银铃似的悦耳声音回答,已是神思仿佛,但想着是终身大事,马虎不得。于是便喘了几口气,平静地说:“玉兰小姐,我对‘笋子山、竹枝山、竹叶山,笋子竹枝竹叶楠竹山。’”玉兰略思片刻,知道他是胡乱编来,但也不好直言拒绝,便婉言推辞说:“一个鹭鸶守个滩,一只老虎守座山。我家门前三眼塘,你处只有楠竹山。怎能对得起?”王公子一听,觉得玉兰说的有理,自己没有对上,联姻无望,悻悻而归。回到家后,望着对面楠竹山,长吁短叹:三眼塘,楠竹山,对不上啊……这样,王公子一日三,三日九,茶不沾,饭不吃,相思病一发,不久便一命呜乎。 王公子死后,玉兰家再也没有人来应对,村里谣传:一来是说真能对上的未必没有,二来玉兰八字太大,命中克夫,谁还睁着眼去送死呢?。 玉兰久久难于婚配,曾财主夫妇无可奈何,忧愁成疾,不久相继去世。玉兰守孝六载,已是三十出头,孝期过后,她变卖了全部家产,赠送了一半银两给地方亲朋,做些善事,自己带一部分去南岳,剃发为尼。 后人为了纪念才女玉兰,便将这地方取名“三眼塘”,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而今的三眼塘村是由以前的三眼塘、龙浃、福依嘴、团里等小村合并而成。她地处沅江市南部,北靠三眼塘集镇,南抵黄家湖水域,总面积10.95平方公里。村庄三面环水,具有湖中半岛的地貌特征,山青水秀。主村道连接G234线,X011线穿境而过。距沅江市区11公里,离益阳城区17公里,交通便捷,经济繁荣。全村辖36个村民小组,1903户,5913人。有党员218人,村干部7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突出抓好特色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先后获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全国先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村”等荣誉,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二、征联启事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和践行文化兴国战略,促进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发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老经典,融合历史文脉与现代人文,助力乡村振兴。 (二)、主办单位:沅江市胭脂湖街道办事处 承办单位:沅江市胭脂湖农民文联 (三)、组委会: 组长:袁建胜 副组长:李微谢奇志 执行组长:黄敬吾 成员:吴建尧庞阳春陈良彬王禹中 李建波周守虎郭浩阶 (四)、征稿时间: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60天之内截稿 (五)、原对联内容:荷叶塘荷花塘莲子塘荷叶荷花莲子三眼塘(共18字) (六)、征联事项及要求: 1、喜爱楹联者均可投稿 2、要求内容健康、字数规定18字,必须是工对,此对联难度大,须强调的是:一物三态(即一种植物、三个不同生长期)一地四名(即荷叶塘、荷花塘、莲子塘这三口小塘成品字形均包括于一口大塘之中),故合称为三眼塘。 3、参赛作品须标注真实姓名、详细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4、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组委会 5、总奖金:7800元(根据来稿情况分配) 6、大赛联系人:黄敬吾电话 电子邮箱:597530931@qq.com(郭老师) (赛事组委会部分成员在胭脂湖中学诗墙旁留影) 三、胭脂湖街道简介 2016年,沅江市进行机构改革,为适应城区发展需要,报省民政厅批准,将三眼塘镇改名为“胭脂湖街道”。传说越相范蠡携西施游五湖,到此处见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西施欣然下湖沐浴。当地农人为纪念她,取名“胭脂湖”。该湖已成为一著名旅游景点。镇改街道时,沿用此名。[!--empirenews.page--]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2°16′04″~112°24′01″,北纬28°42′23″~28°50′37″。地处市区西南部,东南以资江分河、黄家湖与资阳区张家塞乡、香铺仑乡为界,西南与迎风桥镇接壤,西、西北隔胭脂湖(蜘蛛山)、木梓潭湖与汉寿县百禄桥镇相望,东北以浩江湖(后江湖)、榨南湖与琼湖街道毗邻。街道办事处办公地点驻海上社区,距市城区10公里。 【政区沿革】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为药山县治之所。隋开皇十八年药山县改名沅江县,此后历属沅江县域。清代属河保、白保,民国分属白河乡、大同乡。新中国成立后分别属团山寺区、一区、二区、南竹山乡、三眼塘人民公社、三眼塘区,区辖三眼塘镇、杨梅山乡、南竹山乡、莲子塘乡,1995年10月撤区并乡,三眼塘与杨梅山乡合并为三眼塘镇,南竹山乡与莲子塘乡合并为竹莲乡。2005年10月三眼塘镇与竹莲乡合并为三眼塘镇。2016年1月11日,更名为胭脂湖街道。 现设三眼塘村、杨梅山村、先锋村、焦山嘴村、回龙山村、莲子塘村、胭脂湖村、赤塘村、南竹山村、荷花村、十里坪村、洞兴村、黄家湖村、永建村,另设青年坝社区、实竹社区、海上社区、双凤社区,共357个村民小组,20个居民小组,辖区总人口53851人,另有流动人口约2000人。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68千米,总面积86.2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71.43平方千米,占82.8%;水域14.8平方千米,占17.2%。 【地形地貌】地处雪峰山余脉尾脊向滨湖平原过渡的阶地,属丘陵区,海拔30~60米,坡度3~10度。均为网纹状红土。 【气候水文】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春温多变,夏季易涝,秋季多旱;湖泊效用明显,有严寒期短、暑热期长、昼夜温差小、四季风力大、水汽雾日多的特色。 居沅水、资水流域,其中沅水流域面积50.73平方千米,占58.8%;资水流域面积35.5平方千米,占41.2%。 【经济发展】 胭脂湖街道系丘陵区,两面环水,土地肥沃,保水条件良好。水田少,旱土多。主产水稻、红薯等杂粮及苎麻,小水果;橘林广布,林间有茶叶、油茶树。辖域是沅江苎麻的发源地之一。新中国建立前,沅江苎麻远销上海、香港,时有“无沅麻不成庄”之说。由于质量好,价格高,因之成为境内当家的农产品和主要的经济来源。近年来猕猴桃、藠头等特色农产品推广,其中藠头生产成立专业合作社,形成产业,在省内外享有免检权。 种植全街道常年实有耕地总面积52508亩,其中水田11456亩,旱地41052亩。 林业境内森林蓄积量为144157立方米。芦苇(间林)面积9000余亩;垸外坝外防护林面积300多亩,森林覆盖率47.37%。 财税2020年实现总产值20.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03亿元,工业总产值15.3亿元,同比增长2%(规模工业产值13.8亿元,同比增长2.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家;固定资产投资0.55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2020年,共有幼儿园11所,中小学校6所,共有中小学生2974人,教职员工43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升初中率、初中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2020年,有专业合作社107个,其中示范社5个,有成员10290人;有家庭农场61个,其中示范农场6个,经营土地14345亩。 卫生2020年,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计24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各,血防院1所,门诊5所,村卫生院17所,共有病床118张。专业卫生人员55人,其中执业医师12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34人。 社会保障2020年全街道共有低保541户,823人,其中城镇低保32户、43人。农村低保509户、789人。特困供养对象(五保)336人。其中分散供养288人。集中供养48人。 【环境保护】 控好气。配合完成辖区恒发纸业退出造纸产能;严禁秸秆焚烧,严控全境露天焚烧垃圾,落实施工工地扬尘管控。治好水。贯彻落实河(湖)长制,镇村河长做好日常巡查,全面完成“清四乱”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防非法矮围反弹,共计拆除拆除网围矮围136处,拆除网箱30万余平方米;完成32处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完成3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整治;开展胭脂湖沙滩样板河创建;禁捕退捕工作稳步推进。守好土。完成183户畜禽退养,建成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项目24个,拆除畜禽养殖场面积8.87万余平方米,拆解各类船舶256条;完成2715亩欧美黑杨清退,2009亩杨树迹地清理;种植绿肥4500余亩,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新建2个污水处理站配套设施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实现集中“收集-压缩-转运-处理”;街道燃气普及率70%;新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小型沼气池1座,干粪收集棚1座,垃圾分类点5处,形成“一池三改”模式,即“猪—沼—菜”“猪—沼—果”“猪—沼—粮”配套。清洁能源的使用,为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减少环境污染,促进新农村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人文荟萃】 胭脂湖街道地处沅江之南,银城之北,沅水资江润其两翼,勾连洞庭,自然环境优越,水陆交通方便,自古人丁繁衍,百业兴旺,人文荟萃。过去,湘中湘西等地前往洞庭湖平原拓荒谋生者大都在此过境;时有迁客骚人官差羁旅兵匪行商等形形色色之人在此盘桓。留下了较多的历史遗迹与民间传说。这些遗址与传说大都分布在益沅、沅汉古官道与黄家湖、胭脂湖湖畔。其中胭脂湖流域就有药山古渡、朗公庙、报恩寺、龙头坝、紫砂龙王庙等名胜古迹,以及水秀湾、寨子山、回龙山、鱼塘、下龙山、胡家坟山、乌龟山、陈家坟山、弯门口、长土里、罐头山、狮子山等新石器时代到商周的古遗址;黄家湖畔也有倒龙坡、枫木桥、青龙嘴、岳家嘴、福依嘴等古人生产生活的遗迹。 主要景点:海上社区周维寅别墅、皮菊秋烈士墓;三眼塘村青年毛泽东游学路、洞庭湖生物多样性科普馆、玫瑰园、游船码头、码头客栈、香樟鸣苑休闲农场;胭脂湖村沙滩、知青之家、芦菇寨、水杉林;先锋村樟庐溪谷、仙娘庙、龙头坝、李氏宗祠;南竹山村蔡杰徐植兰陈文庆烈士墓、南竹山现代农业产业园、沅江市洞庭和平文化展览馆、洲上农家生态农场;十里坪村“杀人巷”、榨南湖光伏发电站、四水农业;杨梅山古渡、乌龟咀、八字墙、96年洪灾旧址、沅江大桥观景台;焦山咀空心古枫、天鹅湖、苦竹咀、艾家冲古遗址;赤塘村安化木屋、徐家老公社墙壁彩绘:洞兴村荷塘人家、张氏宗祠;黄家湖村梅园、石门、邬氏宗祠;永建村张灿修烈士墓、杜家老屋、黄氏宗祠;莲子塘古塘、诗碑、曾氏宗祠、南洞庭广场;回龙山村中药材基地、殷家冲水库;荷花村袁家汊油茶基地、王氏宗祠等。 主要传说: 1、文龙桥有关传说 明朝时,胭脂湖村文龙桥人周仰月曾任广西柳州同知,官至中宪大夫。传说有一年他骑着白马回乡探亲,恰逢家乡已连年闹灾,所种粮食被一乌龟精蚕食殆尽。他随即下马找一大青石,日夜不休,雕琢成一只篮盘大的石乌龟,镇于田头。从此百姓高枕无忧,丰衣足食。此龟现存胭脂湖村文龙桥片六组,古称石碑矶的村道边,但龟头已逝,四肢残缺。周仰月死后就葬在此地,现存神道碑亭及翁仲,无封土堆。墓碑为花岗岩质,碑文楷书,载墓主姓名官职。 文龙桥湖汊古称莲花池。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外乡人载一船砂罐子来此销售,见天色渐晚,便将竹竿插入水中,顿时莲花盛开。一阵目瞪口呆后,他慌忙磕头如捣蒜。为了表达敬意,一狠心,他就把一船砂罐子打碎全部扔进水里。从此寓居此地,死后葬在附近的山头上。此后,这里广为流传一则如下民谣: “文龙桥、文龙桥,四十八口水来潮,有人葬得莲花地,子子孙孙穿龙袍。” 文龙桥有个叫六斗丘的地方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董家坳,董家坳,金子十八窖,窖窖十八块,快快十八斤。上七段,下七段,金子埋在哪七段。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确实有人挖到过一块金砖,交给了地方政府,得到了一万元奖励。 2、海上湾的来历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为剿灭陈友谅,从江西鄱阳湖追剿至洞庭湖。陈友谅率水军一路退到了南洞庭。穿过南洞庭大片水面荒洲,直插到沅江七鸭咀(现在胭脂湖街道黄家湖村“七鸭子”),终于见到大块陆地高岗,便弃船登岸,再相机行事。[!--empirenews.page--] 朱洪武紧跟在后,穷追不舍。自领一军登陆赴敌,另命大将沐英率其余水师沿岸包抄。朱洪武沿湖滩苇草中放马跑了五六里,来到一处高坡上,瞭望四周,草木遍野,荒无人烟。寻一高大乔木林下空间继续行进,林荫蔽日,如入洞中。走了一会儿,豁然开朗。朱洪武随口叫到:此地不知是否有名,干脆就叫洞口吧。不料大军再往西登上一座土岗,全都大惊失色。原来是林尽路绝,又是水乡泽国。寥廓天水间竟像亘古洪荒时代一样了无人烟。朱洪武不禁怅然喟叹:刚出洞口,竟如骤临海上,沧海重洋,渺渺茫茫。军师刘伯温奏曰:此乃荒蛮之地,无名无由。今日天兵征讨驻营于此,诚为当地盛事,草木争荣,土石生光,宜赐佳名,垂辉舆图。朱洪武顿时来了兴致,朗声宣布:此地水天相接,如临瀚海,就叫海上湾吧。这里所遇之水即指胭脂湖、皇家湖、榨南湖。三湖交汇,如众星拱月,塑造了“海上湾”这一大器浪漫的地名。 (以上资料由郭浩阶收集整理) 主办: 洞庭湖文化研究会 沅江市胭脂湖新媒体杂志社https://mp.weixin.qq.com/s/57RGQzlRF6gKQpElQTnQU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