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01个微更新点位向社会征集方案,复评结果出炉,它们为何能脱颖而出?

上海101个微更新点位向社会征集方案,复评结果出炉,它们为何能脱颖而出?

建筑设计作品
12

个作品

187

人关注

2

人点评

更新时间:2022-04-03 19:09:3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来源:会员/上传
正文内容详情

上海正在打造更多可看、可达、可玩的城市新空间。日前,上海举办“品质点亮城市·家门口的蝶变‘社区秀’设计大赛”,在全市择选101个家门口的沉睡空间,通过微更新方式激发活力。

这场微更新大赛由上海市住建委(市精细化办)、市规划资源局、市文化旅游局、共青团上海市委等单位共同举办,面向全社会征集设计方案。经过两个月方案角逐,在日前举办的专家复审中,一批作品从数百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它们代表了哪些空间打造趋势?
向全社区征集方案的101个点位分布在上海16个区、65个街镇,共分为5个类型,包括公园绿地广场微更新、桥下空间微更新、历史文化风貌区更新、工业化遗存地微更新以及文旅文创新生态等类型。
挖掘在地文化
和往常不同的是,此次推出的101个点位聚焦“文化再生”“艺术介入”。
优胜方案也体现这一导向。彭浦新村曾是我国的第一批工人新村,在六十年发展中积累了浓郁的工业底蕴。“新朝彭浦”主题方案从彭浦新村街道(三泉家园外侧空地)着手,通过艺术装置作为触媒,叙述彭浦新村的文化变迁脉络,打造人们可感知、可互动的历史体验。白天,艺术装置像是一个醒目而庄重的历史展墙,而到了夜晚,它能成为市民相聚言欢的空间场所。

“新朝彭浦”
在历史文化风貌区延续城市文脉,更加关注空间改造后对文旅服务功能的实现和促进。闵行召稼楼古镇拥有五百年历史,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上海农耕文化的起源之一。针对召稼楼二期改造,“农耕文化的遐想”主题方案提取召稼楼农耕文化元素,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改造牌楼入口处长廊,并在礼耕堂改造中融合了当代使用需求,嵌入挑高书架,打造成现代化阅读空间。

“农耕文化的遐想”
在建设口袋公园、袖珍广场和社区花园的同时,大赛倡导进行在地文化记忆修复,对文化符号进行提取和空间演绎。七宝古镇休闲区点位被周边密集的古镇坡屋顶建筑群所环绕,优胜方案在微更新设计中,着重恢复在地的历史文化特征。比如在公园北侧放置坡屋顶体量的装置,犹如一座古镇房屋。

七宝古镇休闲区
继续挖潜低效率用型工业遗存,打造“可观、可学、可购、可玩、可品”的工业旅游运营生态,将工业遗址和“微旅游”空间体系串联形成休闲文化旅游带。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见证了上海近代工业的发展,沿线保留了许多工业遗存。“流动的永恒”苏州河南岸黄浦段文化创意元素专项设计了三组艺术装置,讲述城市、河流与人的关系。这些装置还兼具实用功能,可以遮风挡雨,提供居民的休憩空间。

“流动的永恒”
空间服务于“人”
上海寸土寸金,空间资源弥足珍贵,如何提高空间使用效率,需要谨慎考量。“微更新并不是花一笔钱做景观提升,而是要起到一针疏通的作用,它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大赛评审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庄慎说。
微更新的最终目的,不只是让空间变得更好看,而是更可达、更好用。
不少优胜方案虽然看起来并不“高大上”,却在景观塑造的同时兼顾“温度”,重点考虑空间的功能属性,打造行人可以休憩游玩的场地。“一丛林木”方案聚焦崇明美术馆公共场地改造,塑造出一丛丛金属树状构筑物,与周围绿化融合,构筑物的设计还具备雨水收集功能,在形成城市景观的同时,为市民创造阴凉公共空间。

“一丛林木”
崇明图书馆改造方案,在提升景观品质的同时,解决了周边的痛点问题。设计团队利用馆前场地增设休憩设施,人们可以在台阶上交流与阅读;门口增设停车位,解决停车位不足问题。

崇明图书馆改造方案
上海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缺,不少项目的微更新尤其注重满足居民的日常基本需求。南昌路260号社区周边存在生活空间供应不足、活动方式受限等难点,在“墙里墙外”方案中,设计团队梳理了周边不同年龄段居民的生活需求,在有限空间里植入秋千、花架、晾衣架和围栏。

“墙里墙外”
“正因为大赛面向全社会,吸纳了来自社会各界的‘金点子’,所以许多创意灵感都令人眼前一亮,给专业人士带来不少启发。”在大赛现场,不少专家这样坦言。近两年成为更新热点的桥下空间,吸引了不少设计团队参加。

南苏州路河南中路桥下空间
市政桥梁受到诸多现实因素限制,改造空间有限。不过在“流光”微更新方案中,一改山西路桥单一的通行功能,在台阶上嵌入灯光和艺术标识,展现出山西路桥的发展历程,并打造出观景台,可供行人嬉戏玩耍、驻足远眺、休憩闲聊。“时光隧道”则针对南苏州路河南中路桥下空间,将普通黄色道钉布置在桥梁的侧墙和天顶,既能照亮桥洞,又能丰富空间,让通行车辆的驾驶员感受到清新。

“流光”
最小干预保留基底
近年来,微更新在上海社区风靡。之所以受到居民欢迎,是因为它的独特性:只花了几个月时间,投入也不大,却逐步改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轨迹,成为家门口的“小确幸”。相比体量大、流程长、投入多的城市更新项目,“微更新”可以在不涉及用地性质、容积率等指标调整的前提下,提供更有实操性、更见成效的方式。
大赛优胜方案中,不少采取了低影响、低干预的设计理念。“社区客厅”方案聚焦巨鹿路延中公园改造,通过最小介入,使得城市中的平淡空间焕发活力,激发人们的活动。设计团队发现延中公园内部绿化面积很多,植被繁茂,但是原有景观没有可供人进入的草坪,公园和街道高差大,老人和孩子可达性不高。设计团队保留了绿化基底,通过设置无障碍坡道,方便老人小孩进入公园,还增加了台阶的趣味性、增添了健身器械。在常常有人遛鸟的地方增加座椅,让大家可以坐下聊天。

巨鹿路延中公园改造
石门二路康定东路路口地处苏州河畔附近,为了营造口袋公园,“漪园”以涟漪为设计原型,以曲线设计语言在街角的三角形区域进行景观设计,对原有配电站进行格栅、绿藤遮挡。在不进行地面开挖的前提下进行改造,种植多种景观花草,如报春花、矾根花、凤仙花、蓝雪花等。

石门二路康定东路口袋公园
江西中路福州路路口,是一个被四栋优秀历史建筑环绕的十字路口,也是连接外滩和黄浦城区历史建筑长廊的关键空间节点,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为了让微更新设计与周边历史文化风貌融合,《历史的“街”口》方案采用最小介入方式,重点在保证路口正常通车的前提下,增强路口人行友好度和文化属性。黄铜铸成人行横道线,通过蚀刻方式记录每栋建筑的历史脉络,让行人体会到历史在脚下流走的感觉。

历史的“街”口

https://mp.weixin.qq.com/s/xsm5I5MPs7KiiDtYBmbpwQ



推荐设计作品

暂无点评

查看更多评论
微信沟通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