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巴蜀杯”征文大赛启事

首届“巴蜀杯”征文大赛启事

征文征稿大赛
0

元奖金

97

人关注

2

人点评

更新时间:2020-10-14 09:37:0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来源:会员/上传
大赛简介
  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一步宣传推行仲裁法律制度,推进行业协作和仲裁区域化发展,重庆仲裁委员会、成都仲裁委员会联合举办首届“巴蜀杯”仲裁征文大赛。
  诚邀全国法学教学科研人员、法院、律师界、仲裁界、企业界等法律工作者和高校在读学生共同参与,了解仲裁、研究仲裁,为中国仲裁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主办单位
  重庆仲裁委员会成都仲裁委员会
  协办单位
  重庆市律师协会
  四川省律师协会
  成都市律师协会
  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
  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仲裁学院
  重庆大学法学院
  西南大学法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四川大学法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一
  征文须知
  (一)参赛对象:全国法学教学科研人员、法院、律师界、仲裁界、企业界等法律工作者,高校在读学生等。
  (二)字数要求:正文不少于5000字,但一般不超过15000字。
  (三)注释体例:注释规范参照《中国法学》。首页脚注写明作者姓名、单位、职务职称、手机号码、通讯地址、邮编、Email地址。
  (四)征文方式:投稿文章发至专用邮箱:
  chongqingzhongcai 126.com,电子文档名称为“巴蜀杯投稿+作者姓名+论文题目”。
  (五)投稿要求:征文限于尚未以任何形式包括网络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案例分析和调研报告。凡不符合选题范围、字数要求的论文,已公开发表的论文,不接受参评。
  (六)文章要求:征文应言之有物,材料翔实,论证充分,逻辑严谨,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七)法律责任:作者应保证征文为原创作品,中英文均可,作者对征文的著作权及名誉权等相关法律责任负责。
  (八)每位作者限投稿一篇作品,并请保留好稿件原件;投稿日期截止2021年9月30日。
  二
  选题指引
  本次征文大赛,作者需围绕民商事仲裁相关理论与实务拟稿,选题应具备新颖性、实践性和现实指导意义。大赛鼓励文章围绕但不限于以下主题展开:
  1.服务一带一路,如何提升中国仲裁国际竞争力
  2.打造区域性国际仲裁中心的路径与方法
  3.发挥仲裁优势助力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建设
  4.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仲裁机制的创新与构建
  5.证券纠纷仲裁解决机制研究
  6.知识产权纠纷仲裁法律问题研究
  7.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纠纷仲裁解决机制研究
  8.提升仲裁公信力的路径
  9.仲裁法的修改
  10.仲裁救济渠道研究
  1.优化仲裁程序的思考与建议
  2.仲裁司法审查制度研究
  3.仲裁保全与执行实务探析
  4.虚假仲裁的防范
  5.利他合同的仲裁管辖
  6.仲裁行业的监督探析
  7.仲裁文化构建
  8.仲裁制度宣传推行
  9.仲裁员队伍建设和管理
  10.仲裁秘书职业规划探析
  三
  评审与奖励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征文截止后,主办单位将邀请相关专家组成评审组,进行初审和复审,确定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论文,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奖金构成具体如下:

  一等奖:3名,奖金8000元;
  二等奖:6名,奖金4000元;
  三等奖:12名,奖金2000元;
  根据征文情况,设置优秀奖,奖金1000元。
  评审结果将在重庆仲裁委员会、成都仲裁委员会官方网站、官方公众号以及征集征文小帮手公众号和《重庆仲裁》杂志上公布。
  公布后向获奖作者支付相应奖金。
  获奖文章将择优在《重庆仲裁》杂志上刊载。
  获奖作者可优先获得至重庆仲裁委员会、成都仲裁委员会实习、学习的机会。
  四
  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雨
  电话:023-63063290


推荐设计大赛信息

暂无点评

查看更多评论
  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一步宣传推行仲裁法律制度,推进行业协作和仲裁区域化发展,重庆仲裁委员会、成都仲裁委员会联合举办首届“巴蜀杯”仲裁征文大赛。
  诚邀全国法学教学科研人员、法院、律师界、仲裁界、企业界等法律工作者和高校在读学生共同参与,了解仲裁、研究仲裁,为中国仲裁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主办单位
  重庆仲裁委员会成都仲裁委员会
  协办单位
  重庆市律师协会
  四川省律师协会
  成都市律师协会
  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
  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仲裁学院
  重庆大学法学院
  西南大学法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四川大学法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一
  征文须知
  (一)参赛对象:全国法学教学科研人员、法院、律师界、仲裁界、企业界等法律工作者,高校在读学生等。
  (二)字数要求:正文不少于5000字,但一般不超过15000字。
  (三)注释体例:注释规范参照《中国法学》。首页脚注写明作者姓名、单位、职务职称、手机号码、通讯地址、邮编、Email地址。
  (四)征文方式:投稿文章发至专用邮箱:
  chongqingzhongcai 126.com,电子文档名称为“巴蜀杯投稿+作者姓名+论文题目”。
  (五)投稿要求:征文限于尚未以任何形式包括网络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案例分析和调研报告。凡不符合选题范围、字数要求的论文,已公开发表的论文,不接受参评。
  (六)文章要求:征文应言之有物,材料翔实,论证充分,逻辑严谨,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七)法律责任:作者应保证征文为原创作品,中英文均可,作者对征文的著作权及名誉权等相关法律责任负责。
  (八)每位作者限投稿一篇作品,并请保留好稿件原件;投稿日期截止2021年9月30日。
  二
  选题指引
  本次征文大赛,作者需围绕民商事仲裁相关理论与实务拟稿,选题应具备新颖性、实践性和现实指导意义。大赛鼓励文章围绕但不限于以下主题展开:
  1.服务一带一路,如何提升中国仲裁国际竞争力
  2.打造区域性国际仲裁中心的路径与方法
  3.发挥仲裁优势助力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建设
  4.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仲裁机制的创新与构建
  5.证券纠纷仲裁解决机制研究
  6.知识产权纠纷仲裁法律问题研究
  7.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纠纷仲裁解决机制研究
  8.提升仲裁公信力的路径
  9.仲裁法的修改
  10.仲裁救济渠道研究
  1.优化仲裁程序的思考与建议
  2.仲裁司法审查制度研究
  3.仲裁保全与执行实务探析
  4.虚假仲裁的防范
  5.利他合同的仲裁管辖
  6.仲裁行业的监督探析
  7.仲裁文化构建
  8.仲裁制度宣传推行
  9.仲裁员队伍建设和管理
  10.仲裁秘书职业规划探析
  三
  评审与奖励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征文截止后,主办单位将邀请相关专家组成评审组,进行初审和复审,确定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论文,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奖金构成具体如下:

  一等奖:3名,奖金8000元;
  二等奖:6名,奖金4000元;
  三等奖:12名,奖金2000元;
  根据征文情况,设置优秀奖,奖金1000元。
  评审结果将在重庆仲裁委员会、成都仲裁委员会官方网站、官方公众号以及征集征文小帮手公众号和《重庆仲裁》杂志上公布。
  公布后向获奖作者支付相应奖金。
  获奖文章将择优在《重庆仲裁》杂志上刊载。
  获奖作者可优先获得至重庆仲裁委员会、成都仲裁委员会实习、学习的机会。
  四
  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雨
  电话:023-63063290


首届“巴蜀杯”征文大赛启事

奖项设置:0

截稿时间:2021-09-30

更新时间:2020-10-14 09:37:0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投稿邮箱:

赛事说明: 文章所有内容均来自主办方,如有疑问,请联系主办方咨询相关事宜。

赛事交流:如您有兴趣可以加入征集服务网赛事交流群,可以咨询交流分享,也可发布任务需求,接单做任务,设计兼职,打造一个解决多元需求,互利多方,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征集服务群,入群联系微信:zhengjicom

微信沟通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