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字,记录一段历史;
一个名字,承载一种文化;
一个名字,寄托一种情感。
还有什么比创造一个名字更有意义
更有价值的事情呢?
你的一个“命名”
或将成为李庄古镇的永久记忆!
名字存在的意义
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一个符号
更重要的是名字背后
我们想要赋予的那层寓意
李庄月亮田景区院落对应门联征集大赛
已经开始了
你准备好了吗
-月亮田-
无论我坐着,我又走开,
我都一样心跳;我的心前
虽然烦乱,总象绕着许多云彩,
但寂寂一湾水田,这几处荒坟,
它们永说不清谁是这一切主宰
我折一根柱枝看下午最长的日影
要等待十一月的回答微风中吹来。
——节选自林徽因《十一月的小村庄》
李庄古镇建于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至今已有1480余年的建置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民主同盟传统教育基地、全国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文化特色镇、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庄古镇也是著名的抗战中心、学术之都。
1940年,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李庄人民以“请神像、迁牌位、腾民房、匀口粮”的民族大义之举,一纸“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电文盛邀,不到3000人的小镇,接纳了国立同济大学、国立中央研究院、国立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10多家高等学府及学术机构,12000余大师、学子云集李庄,李庄也因此成为与成都、昆明、重庆并列为“四大抗战文化中心”。
抗战时期,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同济大学等多家文化学术机构辗转迁移至四川李庄。这个长江上游的千年古镇,从此与重庆、成都、昆明并称为大后方四大文化中心。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也在这个时候来到这儿,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们一起度过了一段艰苦而难忘的时光。
在李庄不远处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叫上坝村,村里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地方,叫月亮田,当年,梁林夫妇就住在这里。青翠竹林,漠漠水田,低矮的屋舍由一层竹墙和薄泥构成,当月光充沛时,可通过墙的缝隙照进屋来。
这里远离文明,生活条件艰苦,在这个恍如与世隔绝的小村里,每当夜幕降临,梁林夫妇只能借着菜油灯摇曳的微光,弓着背一字一字的写作。但平淡的生活总要有些绚丽的色彩,在窗台的玻璃瓶里经常可以看到田地采来的的小野花,乡民也时常送来自家的瓜果,即使在这个艰苦的地方,梁林夫妇也把生活过成了诗。
李庄月亮田景区位于古镇西侧,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是古镇保护开发和创建5A级景区的主要撬动点,是李庄古镇景区的重要功能延展区。目前,月亮田景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为更好的体现出李庄古镇人文气息,现对月亮田部分院落门联进行公开征集,本次涉及征集门联的院落包括:
来今雨轩
出处:来今雨轩始建于1915年,位于北京中山公园内,由民国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命名,时任民国总统徐世昌书写。当时一些社会名流,大学教授,鸿儒名医,常来此聚会。来今雨轩典故出自唐朝杜甫诗歌《秋述》之序,旧雨借指老朋友,今雨借指新朋友。来今雨轩寓意朋友欢聚一堂之意。李庄乡绅张官周到北京学习回来后,深有感触,遂于李庄开设“来今雨轩”茶馆。
君子居
出处:李庄乡绅范伯楷在李庄所开茶馆。原馆位于李庄四方街,为李庄袍哥落脚之处。
丰顺园
出处:李庄乡绅罗南陔祖上所经营的粮号。
琴庄
出处:李庄乡绅张访琴居所。
芬芳苑
出处:李庄乡绅罗南陔所生子女皆以花命名,如罗萌芬,次罗蔚芬、罗萼芬、罗荷芬等。
桂轮坊
出处:李庄江对岸有山名桂轮山,月亮又有桂轮的别称,院落又位于上坝月亮田景区,故用以命名。
集贤堂
出处:李庄三十二名乡绅联名发出十六字电文,群贤毕集,彰显出李庄人民的大德大义。
平庐
出处:中央研究院研究员董作宾(1895年-1963年),原名作仁,字彦堂,又作雁堂,号平庐。祖籍河南温县董杨门,出生于河南南阳。甲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董作宾先生亲手拍摄的历年照片之精华汇集成册,取名《平庐影谱》。
傅园
出处: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1940—1946年,在李庄栗峰山庄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逝世后,葬于台湾大学校园,校内设有希腊式纪念亭傅园及"傅钟";其中,"傅钟"启用后成为台湾大学的象征,每节上下课会钟响21声,因傅斯年曾说过:"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
饮冰室
出处:梁启超故居书斋名饮冰室,建于1924年。"饮冰"一词源於《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原梁启超雕塑意就是比喻自己内心之忧虑。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之命,变法维新,临危受命,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交煎,梁启超内心之焦灼可想而知,如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方能得解。所以,他正是借"饮冰"一词,来表达自己内心之忧虑焦灼。梁思成之女名梁再冰,即为纪念梁启超而取。1940—1946,梁启超长子梁思成长媳林徽因、次子梁思永次媳李福曼分别就职于中国营造学社和史语所。
大壮室
出处:刘敦桢(1897.9.19-1968.5.10),字士能,号大壮室主人。湖南新宁人。现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家,中国建筑教育及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40—1943年,刘敦桢在李庄担任中国营造学社文献部主任,与梁思成一道共同担负起民族建筑研究重任。
寻古斋
出处:李济(1896年7月12日-1979年8月1日),字受之,后改济之,湖北钟祥郢中人,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1940—1946年,李济在李庄担任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李济一生从事考古,为中国考古事业作出杰出贡献。其终生以寻古为乐,故以命名。
茄房
出处:抗战期间,英国学者李约瑟在梁思成那抽到一支"口感醇厚、韵味悠长"的雪茄,好奇此物出自古巴哪位制烟名手。梁思成哈哈大笑道:"这是老莫卷的,当地土烟叶喷上正宗老白干。"老莫即莫宗江,1931-1946年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先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先后为绘图员研究生、副研究员。1946-1999年在清华大学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
打珠院
出处:罗哲文刚到李庄加入中国营造学社时,因其年纪尚幼,喜与小伙伴们一起玩打珠游戏。营造学社作了一首打油诗送给他们:早打珠晚打珠日日打珠不读书。后罗哲文成为中国古建专家,还回忆起这一段趣事。
趣园
出处:王世襄,字畅安,男,汉族,原籍福建福州,生于北京。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王世襄常被人们称为"京城第一大玩家",玩是他的一门"世纪绝学"。纵观王世襄一生,充满乐趣,并在乐趣中玩成了一代名家。
蠖园
出处: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桂莘,号蠖公、蠖园,祖籍贵州开州(贵州开阳),1872年11月12日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2月26日卒于北京。中国北洋政府官员,爱国人士。中国政治家、实业家、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中国营造学社于1940—1946内迁李庄长达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