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赛背景
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2018年9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共11篇、15个专栏。其中“第七篇: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和“专栏10:乡村文化繁荣兴盛重大工程”专门针对乡村文化的繁荣进行全方面的发展建议,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得到广泛重视,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乡村博物馆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是乡村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乡村博物馆保留即将失去的、罕见的且与城市传统文化不同的乡村文化遗产,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唤起人们对乡村文化封存记忆的载体,承载活化利用乡村文化、满足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重任。在设计实践中探寻乡村博物馆内容、形式与人的交互关系,为民众呈现多样的精神粮食,提高乡村文化传播效率、效果是本次创意设计大赛的目的。
图片
二、大赛主办、承办单位
主办:江苏省艺术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承办:江苏大学研究生院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支持单位:陈履生博物馆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
三、组委会
主席:陈履生(特邀)大赛顾问:张凌浩(特邀)
学术委员会专家:过伟敏林家阳刘秀伟侯东昱唐建王晓予吴晓玲(排名不分先后)
四、大赛赛道
命题赛道:以“新坝·陈履生乡村博物馆”为对象开展设计实践
非命题赛道:自选乡村文化、乡村博物馆等主题开展设计实践
五、大赛主题:为乡村记忆叙事解读,以创新之道造浪赋能
1.乡村博物馆的跨媒介叙事研究与设计:“跨媒介叙事”是一种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平台协同叙事、充分让媒介参与双方协作著述来共建宏大故事世界的新型叙事模式。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跨媒介叙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跨媒介的方法构建乡村本土文化叙事,并应用于乡村博物馆中,以达到优化乡村博物馆叙事效果,提升乡村公共空间环境,进而树立乡村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深入发展。2.乡村博物馆展陈空间研究与设计:博物馆藏品边界的拓展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引进,为博物馆提供了“物质”“非实物”双重展陈形式。乡村博物馆作为乡村文化的主要载体,藏品丰富多样,为乡村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带来新的机遇与可能性。
3.乡村博物馆视觉符号研究与设计:视觉符号及其图像作为符号学中的类别之一,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直观、形象、有效的传播效果,成为博物馆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在博物馆等公共场所,视觉符号使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公众能高效接受文化信息,体现出设计的人性化和情感化。
4.乡村博物馆数字化融合研究与设计:信息时代发展的,促进了展示方式的数字化。博物馆的数字化解决了实体博物馆数量以及地域距离等方面的局限。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丰富了展览方式,提高了展览的沉浸感、交互性,也拓展了博物馆的服务模式。
5.乡村博物馆公共艺术空间研究与设计:公共艺术作为提升博物馆公共性、文化性的重要手段,在公共空间与公众的参与之间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在承载历史、彰显特色、突显公众特质、表达人性关怀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6.乡村博物馆创新发展研究报告:乡村博物馆的发展体现了技术、文化、经济的发展水平。展览方式、运营模式、发展规划是乡村博物馆发展的顶层设计。探索乡村博物馆发展新思维、新策略、新模式意义重大。
六、参赛对象
1.专业类参赛:国内外在读或2022年9月入学的各类研究生参与单项竞赛。允许组队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2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2.跨专业参赛:国内外在读或2022年9月入学的各类研究生以跨专业组队的方式参赛,围绕相同主题,统筹设计,提交涉及多个类别赛事的系列作品。团队人数不超过6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七、赛事类别与作品提交要求
片
八、奖项设置
1.等级奖设置。设特等奖(可空缺)、一等奖(8%)、二等奖(10%)、三等奖(15%)和优秀奖(30%)。获奖证书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盖章。2.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设置。由组委会对竞赛组织中表现突出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获奖证书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盖章。
九、评审标准
1.作品创意30%2.艺术表现30%
3.制作质量30%
4.作品规范10%
十、特别说明
1.保证内容不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不存在侵犯知识产权、肖像权以及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2.保证资源中使用的地图符合《地图审核管理规定》(国土资源部第77号令)等法律法规。
3.同意投稿作品在教育教学类网络平台公开展示与交流。
十一、截稿时间
1.作品提交期限:2022年8月30日2.作品评审时间:2022年9月15日
3.获奖公示时间:2022年9月30日
十二、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jsdxart@163.com官方QQ群:762200279
投稿文件名:“赛道+学校+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参赛类别编号+联系方式”
点击下载附件一:报名表
点击下载附件二:版面格式
https://mp.weixin.qq.com/s/olN1CUu1kI3ytNJK1t2k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