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益友粮油广告语征集揭晓

竹溪县益友粮油广告语征集揭晓

口号取名作品
5

个作品

31

人关注

2

人点评

更新时间:2020-02-20 07:41:2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来源:会员/上传
正文内容详情

 
——竹溪县益友粮油工贸有限公司征集广告语出炉记

彭建国
  “千年生态米,一品竹溪贡”。
  这是竹溪县益友粮油工贸有限公司广告语征集中,从逾万条、10万字的应征广告语中脱颖而出,拔取头筹的竹溪贡米广告语。
  寥寥十字短语,胜似十万珠玑:文字简约而涵盖宽泛,字面浅显而含义深远。“生态米”对“竹溪贡”,音韵错落有致,声调平仄相宜,入目,眼前一亮,好读易记;入耳,如诗似歌,韵味隽永;入心,精神一振,平添底气;入口,琅琅上口,掷地有声!
  广告语前半句用“千年”“生态米”两个名词,生动、浓缩地概括了竹溪贡米历史、贡米文化以及贡米“绿色、营养、保健、放心”等生态特质。后半句同样由两个名词组成:“一品”“竹溪贡”。“一品”二字,一语双关,分别作名词和动词,名词“一品”表竹溪贡米品质、品级、品位;动词“一品”中的“一”取其“全、满”之义,“品”,意为(全都)品尝、品评、品味。“竹溪贡”三字,使产品的产地、历史一目了然:此米非彼米,乃竹溪特产、“千年”以前被钦定的宫廷贡米,结下帝王之缘,有着高贵血统、传奇身世和浓厚文化色彩,故其品质品位堪称“一品”。短短十个字的广告语,没有一个形容词,却字字经典,一语破的,笔落惊风雨,“语”成泣鬼神。以厚重凝练、生动形象的文字,给人以强劲的视觉冲击,将竹溪贡米广而告之:竹溪贡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以原生态有机米的特质,成为历史上的贡品和今天的米中上品。大家都来一饱口福,吃竹溪贡米,品帝王生活吧!
  作为竹溪贡米广告语出炉始末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更作为竹溪贡米的主人,我感到有责任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成文,向更多的家乡人和外地朋友推介竹溪贡米广告语,推介弘扬贡米文化、宣传竹溪贡米、发展贡米产业的企业和企业家,推介竹溪贡米连同她的产地——像贡米一般神奇、美丽的家乡竹溪。
  竹溪山川秀丽,空气清新,四季分明,物产丰富。竹溪贡米主产地中峰镇生态原始,水质环保,土地肥沃,不仅富含硒、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而且各种元素比例合理,特别是非金属元素硒的含量奇高,是人体重金属的一个解毒剂,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延长寿命的重要元素。这里出产的大米纳天地之精华,吸日月之灵气,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内质优良,食之香软可口,糯而不黏,易于消化,且有补脾胃、溢肺气,防治大骨病、心功能减退、脑血栓、动脉硬化等多种血管性疾病之药效,既能抵抗病毒,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又能美容美体。据史料载,竹溪贡米早在唐中宗年间,就被钦定为宫廷贡米,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近年来,竹溪县充分发挥贡米资源优势和贡米文化优势,深度挖掘其潜在价值,大打竹溪贡米“文化牌”,致力走贡米现代产业化之路。在产品质量上,按照当前国际推崇的健康食品、有机食品标准,坚持在贡米种植过程中,应用现代科技,优化生态环境,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导引优质水灌溉,培育优良品种,统一测土配方,一律使用有机肥和生物措施除虫防病,保持了贡米的特质,真正把富有传奇色彩的竹溪贡米打造成了纯天然无公害、“誉盖五谷”的绿色有机食品。在产业效益上,注重高产、高附加值,多系列多层次精深开发,延伸产业链,建设循环利用经济,从而使竹溪贡米主产区中峰镇形成了年产两万四千吨、产值过亿元的生产加工能力。
  竹溪贡米产业的龙头企业——竹溪县益友粮油工贸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粮油收购、开发、销售于一体,形成规范化“工农对接”模式与机制的民营企业,拥有贡米加工厂、魔芋面条加工厂、面粉加工厂和年生产能力24000吨贡米、12000吨面粉、3000吨面条生产线各一条。主导产品“竹溪贡”牌贡米、“双竹”牌魔芋面系列,行销武汉、十堰、陕西安康及周边大中城市。公司的粮油加工原料,实行以高于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价格,对生产农户实行订单收购,给农民以极大的实惠。所生产加工的“竹溪贡”牌贡米、“双竹”牌魔芋面分别获得第五届、第六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产品”、“全国知名农产品”称号。魔芋面、豆浆面、玉米面三个产品均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09年,公司全面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十堰市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为了对外提升主导产品及企业知名度,打响“竹溪贡”“双竹”品牌,做大做强这一农产品工贸产业,县益友粮油工贸有限公司与县委机关杂志社联姻,于2009年通过《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面向全国,重金征集产品广告语。启事发布后,应者上千,当天就收到湖北、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辽宁、陕西、四川、北京、上海、重庆等10多个省市的作者发来的应征广告语300多条。征集活动历时7个月,共征集广告语10050多条,约10万字。活动过程中,广告语征集办公室分期在《今日竹溪》上选登300多条。2010年6月底截稿后,海选出300条,再从中初选132条候评。
  2010年8月20日下午,广告语评奖在县委机关杂志社会议室紧凑而有序地进行。
  “这次广告语评奖,务必客观公正,评出水平,评出精品,让获奖作品实至名归,参与者、主办方和所有人心服口服!”主持人简要重申了评奖办法、评奖标准后,着重强调说。
  正式评奖开始了。第一轮,从初选出来的132条中,每个评委各评出最多50条。评委们又一遍仔细阅读了评奖标准,凝视着陈放各自面前,隐去作者姓名、单位(地址)的广告语评选表,逐条字斟句酌地反复审阅着,有的从前到后、再从后到前地过目几遍,才慎之又慎、瞻前顾后地落笔“判决”,依次对自己选中的各条投下神圣的一票;第二轮,从上轮筛选汇总的64条中,每个评委各评出最多32条。在重新编制的评奖表上,大家又优中选优;最后一轮,对上轮得票数达到和超过60%的条目进行终评,以票数多少产生16条获奖广告语和等次。这可是精品中挑精品啊!评委们的神情更加凝重了,唯恐一不留神、一念之差,让最有价值的广告语从眼前漏掉,而叫稍次的鸠占鹊巢。因此个个都一脸的神圣,手里的笔重似千斤,迟迟难以落下……
  终于评出来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千年生态米,一品竹溪贡”一语技高一筹,以无可争议的水准夺冠。结果一宣布,大家如释重负,兴奋不已!
  跟竹溪贡米金牌广告语同样一鸣惊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徐辉先生。徐辉是竹溪县益友粮油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我们只是在评奖会上方才一面之交,却使素来不大记得人的我从此记住了他。
  徐辉先生其实只是个70后的创业者,浓眉大眼,五大三粗,不白不黑的皮肤溢满健康色,真诚的目光给人以尊重和信赖感,兼有竹溪传统农民的形象和现代企业家学养。“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从表面的、硬实力的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企业文化竞争。没有文化底蕴的企业就没有竞争底气,没有文化包装的产品就没有市场品位。一个企业要做到最优秀,最具竞争力,必须在企业文化建设、对外宣传上下功夫,塑造卓越的企业文化,打响自己的产品品牌,形成富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以文化制胜,凭广告对决,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特别是在我国与国际市场高度融合的情况下,使企业充满活力,立于不败之地。”徐辉先生如是说,如是做。
  竹溪能有“益友”这样的企业,徐辉这样的农民企业家,这样的贡米传人,竹溪农民幸甚,竹溪的“工农对接”产业也将同广告语“千年生态米,一品竹溪贡”一样实至名归,一路辉煌!


热烈祝贺竹溪县益友粮油工贸有限公司征
  集  广  告  语  出  炉 
    竹溪县益友粮油工贸有限公司位于素有“中国魔芋之乡”和“贡米之乡”美誉的竹溪县中峰镇。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注册资本350万元;占地面积8700平方米,厂房面积2820平方米。现有员工58人,其中管理人员12人,技术人员8人。拥有国内较先进的精米加工生产线一条,年产量30000吨;面条成套生产线一条,年产量3000吨;面粉生产线一条,年产量10000吨。是一家集大米、面粉、面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粮食加工民营企业。2009年7月,公司全面通过IS0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9年被十堰市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公司的宗旨是,以生产绿色健康食品为己任,以引导健康消费为愿景,以造福食者为根本,以树立品牌做大做强为目标。
  公司主导产品有“双竹”牌魔芋面和“竹溪贡”牌贡米,均已获得QS质量安全认证。2002年,“双竹”牌魔芋面获得湖北名牌产品称号,1999、2001、2008年均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2009年,“双竹"牌魔芋面、“竹溪贡”牌贡米均获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全国知名农产品称号。
   注:(如有雷同按来稿顺序,请外县获三等奖以上作者来电告知银行卡号。联系人:龚先生  联系电话:18972505557)
    一等奖:(奖金2000元)
    千年生态米 一品竹溪贡
  作者:王 懿
  单位:湖北竹溪县农业发展银行
    二等奖:(奖金各1000元)
  1.品味“双竹”面 感受大自然
  作者:刘方森 地址:河南省固始县根亲文化工作办公室
  2、好米竹溪贡 粒粒情意浓
  作者:肖艳玲 地址:湖南省东安县体育坪旁县委安置房6栋404室 
   三等奖:(奖金各500元) 
   1. 一次选择 一生品味——竹溪贡米
  作者:蔡玉秀 地址:湖北荆门东宝区石桥驿
   2. 聚天地灵气 成竹溪贡米
  作者:王德文 地址:湖北竹溪县县委机关杂志社
   3、吃竹溪贡米 品帝王生活
  作者:王光华 地址:湖北竹溪政法委
   入围奖名单(礼品各一份,邮寄获奖作者田建香(东莞长安) 孙大春(湖北竹溪) 朱月红(江苏阜宁) 卢红霞(湖北武穴) 陈国祥(湖北黄石) 熊建武(湖南长沙) 蔡文远(广州白云) 罗 福(广东佛山) 陈德银(湖北黄冈) 李文龙(浙江台州) 

  相传,竹溪贡米原产地在今湖北省竹溪县中峰镇彭裕沟村,迄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
  春秋时期,楚庄王芈旅的后裔里出了一个贤明的君主,十分关心百姓疾苦,每到春种秋收时,总会布衣私访,到乡下找农夫聊聊农活,拉拉家常,还自己操起犁耙下田耕作。所以每年的二十四个节令民间有什么风俗,他都一清二楚,常和王后带领满朝文武兴致勃勃地前去参加。全国的老百姓都很拥戴他。
  可是这一年,国王却再也没有这样的好心情了。十天以前,王后突然染疾,水米难进,两便不通,玉体一天不如一天,把这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折磨得死去活来,几个太医走马观灯似地进宫诊治,就是查不出病因。眼看王后的病情越来越重,国王忧心如焚,速命孙令尹派人在郢都内外张贴告示,寻求民间通晓医术的高人,悬赏说谁能治好王后的怪病,高官任做,骏马任骑,要什么赏什么。
  这天,忽听宫人来报说,有个老农揭了告示求见,孙令尹带着他进宫来了。国王急忙请老农入见,只见眼前这个老汉一身农民行头,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脚穿草鞋,绾着裤腿,肩扛一把月牙形药锄,锄钩上挂了一个葫芦。老汉虽然鬓发如霜,长髯飘胸,却神采奕奕,面色红亮,目光如炬。国王请他坐下,迫不及待地讲了王后的病情。老汉微微一笑,解下药锄上的葫芦,开口之声,如钟朗朗:“王侯之家,平日多用荤腥,染上这样的病不足为怪。草民带来对症良药,大王只需按葫芦里所写的去做,不出两日,保管王后百病消除。”说罢深施一礼,头也不回地走了。
  国王打开葫芦封盖,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倒出来一看,原来是大米,色若润玉,形似银梭,粒大个长,晶莹饱满。米里还有一小片竹简,展开一看,上面工工整整写着两首诗,每首四句。前面一首是这样写的:“清水煎服,三餐清素。慎用荤腥,饭后百步。”后面那首是:“越过武当向西走,老子削偏一山头。神泉源此汇竹溪,十里稻香彭裕沟。”
  国王牵挂王后,无心再琢磨这首诗的含义,命宫女用葫芦里的米熬成稀粥,服侍王后喝下去。说来也奇,王后只喝了三次,就感到浑身上下一阵轻松。接着又喝了两天,便觉神清气爽,能够下床走动了,连声称赞说:“真是宝米呀!这米煮的粥比那些玉液琼浆好喝百倍!”此后又照那诗句所说,顿顿饭食以清淡为主,饭后就到御花园里走动走动,不久就康复如初了。
  国王乐得眉开眼笑,文武大臣也纷纷前来恭贺。国王这才想起来应该重赏那位进宫献米的老汉。可是,老汉临走连个姓甚名谁、家住何处都没顾得问,现在到哪里去找呢?一边的孙令尹提醒说:“大王怎么忘了,那竹简上不是还有一首诗吗?”
  “是啊,是啊!”国王恍然大悟,急忙派人去取那张竹简。孙令尹摆摆手说:“大王不必麻烦,老臣都记着呢。从诗的头一句不难看出,是过了武当山往西边方向去;接下来提到的‘老子’就是本国苦县的李耳,据说这位主张“知足”与“寡欲”的道人当年从武当山往西南方向去,经过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发现一座奇山,惊叹不已,询问当地百姓,方知是山神真武修炼之地,真武就是从那座山上飞升武当的。老子登上山顶遥望武当,发现两山不相高下,遂拔出神剑,将脚下的山峰斜削去三尺三寸,屈居武当山之下。依老臣愚见,被‘老子削偏一山头’的,想必就叫‘偏头山’;后两句说明偏头山有一股神泉,由山脚流进一条叫做‘竹溪’的河流,神泉流经的山沟叫做‘彭裕沟’,有十里长短。照此看来,为王后治好怪病的米便是‘十里稻香彭裕沟’的米,献米的老汉自然是彭裕沟的人无疑了。”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国王连连点头称是说,“就有劳令尹辛苦一趟,速去找到那位献米的老汉,一来代本王当面谢他,二来把那种神奇的米多买一些带回来,防备宫里谁再患了王后这样的病。”
  第二天,孙令尹就带着随从、护卫一干人等,抬着赏赐出了郢都,直奔西南方向而去。最后终于在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找到了偏头山,只见山顶上白云依依,灵秀的峰峦若隐若现,山脚曲径通幽,泉流涓涓。孙令尹一行顺着泉溪北寻,不到半个时辰,便走进一个开阔坦长的山洼,远远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沁人肺腑的稻谷芳香。正是收稻季节,山洼两边青山绵延,茂林修竹。中间一泓清泉十里方圆,溪流水光潋滟,波平如镜,游鱼可数。田间稻谷金黄,农汉躬身其中,镰声嚯嚯,板桶咚咚,小鸟起落,牧笛悠扬,山歌唱和,好一派风光如画的田园景色!
  孙令尹他们正在小溪边张望,忽见一农汉挑着两箩筐谷子走到了面前,正是进宫献米的那个老汉。老汉放下挑子,抱拳向他们唱了个喏,乐呵呵地说:“草民晓得各位会找到这儿来的,请到柴门一坐。”
  一番交谈后,孙令尹得知,这里就是彭裕沟,老农姓彭,已经八十八岁了,是彭祖的第四十八代孙。彭裕沟虽然叫“沟”,却是一个十里平坝,素有“粮仓”之称。这里生态原始,环境优美,通风向阳,日照时间长,土质肥沃,不仅富含硒、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而且各种元素的比例合理,特别是非金属元素硒的含量奇高,是人体重金属的一个解毒剂,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延长寿命的重要元素。因而彭裕沟出产的米纳天地之精华,吸日月之灵气,采道教圣地偏头山神泉灌溉,长成后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内质优良,食之香软可口,糯而不黏,易于消化,且有补脾胃、溢肺气,防治大骨病、心功能减退、脑血栓、动脉硬化等多种血管性疾病之药效,既能抵抗病毒,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又能美容美体。用这里的米磨米浆哺育婴儿,可与母乳同功。用淘米水洗浴,皮肤白净光嫩,脸上皱纹消除,六七十岁不生华发。所以彭裕沟又有“长寿沟”“美女沟”之誉。
  唐弘道二年(公元684年),唐中宗李显即位第二年,被其母武则天所废,贬到今湖北房县封号“庐陵王”以后,吃了竹溪彭裕沟的米,盛赞之“誉盖五谷”,遂一发不可收。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中宗复位伊始,便把此米钦定为“贡米”,下旨 “代代躬耕、岁岁纳贡”,竹溪从此因贡米而名,“贡米之乡”随誉而生,当时的皇城长安流传着“贡米进皇城,药铺要关门”的歌谣。
  又过了九百多年,明朝万历皇帝朱翊均(神宗)十岁即位,初年由张居正执政。神宗成年亲政后不常视朝,大事营建,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起,派遣宦官到各地任矿监、税监,对人民疯狂掠夺,激起多次反抗斗争。
  有一年,明朝当时的皇都京师大兴的一个米商慕名来到彭裕沟,买了几担这里出产的米带回去,送给郑贵妃一斗。郑贵妃的娘家也在大兴,这个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女人,刚只尝了一口彭裕沟的米饭,顿觉满口生津,香甜柔滑,回味无穷,急唤宫女请来皇帝分享。神宗皇帝尝了过后,再吃其它贡米,竟感觉味同嚼蜡,顿时天颜震怒,掀了御膳龙案,“龙言”大骂道:“此等什么鸟米!寡人半颗也不吃了,只吃彭裕沟的米!”从此变本加厉地纳贡,敕封彭裕沟的田为“贡米田”,一律登记造册,每年一到割稻打谷季节,县署就派人分头挨户催征贡米,所收稻米一颗都不准吃,得爬山涉水、肩挑背驮几千里送到紫禁城去。
  后来,幸亏时任兵科都给事的徐成楚与竹溪知县沈元壮合谋,冒着被株连九族的危险,计使神宗皇帝“罢吃”彭裕沟贡米,方才免了乡亲们长途运送贡米的劳役之苦。
  徐成楚是竹溪县彭裕沟人,字武岳,号衡望,明万历乙酉科解元,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中万历丙戌进士,被派往河南内黄县当知县。第三年被朝廷调回京城,提拔为礼科给事中,后改任兵科都给事。
  “给事中”是古代官名,始于秦朝,曾经废、复,到了晋代才成为正式官职。元代废除门下省,给事中又兼记录皇帝的言行,即“起居注”。明代采取宋朝给事中分治六房的官制,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若干人,负责抄发章疏,稽查违误,权力更重要。
  徐成楚为官守正不阿,弹劾不避权贵,曾因上疏被罢官收监。传说徐成楚长有瘿包(即瘿,中医指生长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瘤子,主要指甲状腺肿大等病状),据清同治版《竹溪县志》记载,京城有“行行且止,避瘿瘤子”之说。徐成楚的奏疏甚多,曾对皇帝进有《遇火灾进见疏》《请简老成疏》《求明示疏》《陈时事疏》等著名奏疏。
  万历二十九年初秋,徐成楚告假回到他阔别15年的老家探望病母,走到彭裕沟河边,路遇一个县衙差役去沟里催征贡米,一问方知,当今皇帝吃的贡米竟然是彭裕沟的,说:“向皇帝运送贡米的事我是晓得,不光本朝,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可我不晓得这些年的贡米是从我们这里运过去的,我只听皇宫里管米库的太监说,这些贡米产自扬州,说那里水好土好,就出好米。这个该死的太监,竟敢把我们彭裕沟的贡米说成是扬州的贡米,要么他是拿了扬州的好处,要么他就是扬州的人!”
  徐成楚遂与前来晋见他的沈知县秘密商议说:“我想当今皇帝自小体子就弱,即位之后也三病两痛,好些年连朝也没有上了,国家的大事小事,全靠辅臣们把奏疏转给他看。他又特别爱面子,总想叫人说他身体健旺,貌比“沈腰潘鬓”。我想,既然他喜欢吃我们这里的贡米,你就专门挑些长瘿包的给他送贡米去,瘿包越是奇形怪状越好。皇帝一见肯定生疑,肯定会问,你就提前教给他们回答,就说是吃这米吃的。皇帝一听肯定害怕了,一害怕肯定不敢吃了,他不吃这里的贡米了,往后就不用再把贡米挑去了。这样一来,彭裕沟的农户不就免了劳苦,你不也免了麻烦吗?”
  为了稳妥起见,徐成楚抢在贡米前面返京,以防管米库的太监收下贡米,把送米的瘿包汉子打发走了皇帝见不上面,他的计策落空。
  沈知县是浙江湖州龙山人,拔贡出身,万历二十三年八月十五到竹溪来接的任,为官正直,体贴百姓。徐成楚前脚刚走,沈知县就派人到南山里的法裕河挑选来上百个长瘿包的汉子,一人挑一担贡米出发,晓行夜宿,到了京师府,进了紫禁城,直奔后宫米库。米太监走拢一看,吓了一跳,这些送贡米的人脖子上清一色地长着一个大瘿包!这时徐成楚从对面走来,弯腰看看箩筐里的米,叹一口气,对米太监说:“你立马去启禀皇上,就说这扬州的贡米万万吃不得了。皇上要问这是为啥,你就让他快召见我,把这些送贡米的瘿包汉子也带过去,让我当着他们的面,给皇上说个一清二楚。这事若是晚了,恐怕你的脑壳就保不住了!”
  米太监本来心里有鬼,听他话音紧急,又看他脸色惊慌,害怕这贡米里真的有毒,担心徐成楚怪他不去启禀皇上,奏他一本,罪行败露,他项上这颗人头不保!想到这里,哪敢多问,转身直奔毓德宫,去向神宗禀报。
  神宗听说徐成楚从老家回来了,立马传唤司礼太监说:“还不快去叫他进来!”
  门外的徐成楚早已做好准备,双手捧着一瓢贡米,跟司礼太监进到宫里,见了神宗,三呼“万岁”,跪下磕罢头,说了“扬州”贡米的来龙去脉。说罢手指门外,神宗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百十个瘿包汉子整整齐齐地站成几排,齐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跪下磕头,说的话神宗一句都听不懂。徐成楚就翻译成顺天府的话说:“启禀皇上,他们说脖子上长的这玩艺儿,都是吃这个米吃的……”
  不等徐成楚说完,神宗连连挥退众人,一怒之下要杀了欺君罔上的米太监,幸亏徐成楚心软,冒死把他保了下来。竹溪贡米自此不用进贡了。
  星转斗移,日月如梭,竹溪贡米的传说一直流传了两千五百多年。公元二十一世纪以来,竹溪贡米的传人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贡米资源优势和贡米文化优势,深度挖掘其潜在价值,大打竹溪贡米“文化牌”,致力走贡米现代产业化之路。在产品质量上,按照当前国际推崇的健康食品、有机食品标准,坚持在贡米种植过程中,应用现代科技,优化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新修水利,导引优质水灌溉,培育优良品种,统一测土配方,不施化肥农药,完全使用有机肥和生物措施除虫防病,保持了贡米的特质,真正把富有传奇色彩的竹溪贡米打造成了纯天然无公害,“誉盖五谷”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产业效益上,注重高产、高附加值,多系列、多层次精深开发,延伸产业链,建设循环利用经济,使竹溪贡米主产区中峰镇形成两万四千吨贡米,带动面粉、面条一万五千吨,产值数亿元的年生产加工能力,竹溪贡米产业的龙头企业——竹溪县益友粮油工贸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竹溪贡”牌贡米、“双竹”牌魔芋面系列,行销武汉、十堰、陕西安康及周边大中城市。主导产品分别获得第五届、第六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产品”、“全国知名农产品”称号和“绿色食品”认证。公司全面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十堰市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从此,千年神米“竹溪贡”,续写了新的传奇。
http://www.zxxww.com/news/Article.asp?id=8234

推荐设计作品

暂无点评

查看更多评论
微信沟通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