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四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将于6月如期开幕,展览组委会面向校内及全社会召集主题词及主题阐释,邀请艺术爱好者、艺术界同仁、各大媒体,从自身的思考与经验出发,为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命题。
本次征集将持续至3月18日,投稿者需提供主题词(中英双语)、主题阐释文本(300-500字,中文)、姓名与联系方式。主题入选的投稿者将被邀请作为嘉宾参与本次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开幕式,并获赠毕业季纪念品及证书。
投稿邮箱:qyz@caa.edu.cn
前三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回顾
自2010年开始,中国美术学院以“毕业展示周”的全新形式,全面展示教学创作成果,向社会推荐优秀人才,开艺术学院之先河。2019年,这场全球最大规模的毕业展狂欢冲破了围墙,凝结起更大的力量—将常规的毕业季展览升级成为艺术周。一方面内外打通,形成一所“无墙的学院”;另一方面实现教学成果与社会共享、办学成就与城市同步、青年艺术家与时代同成长。
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是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市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和西湖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创意文化节日。 从2019年首届“青春·观·世界”、2020年第二届“共同生活”、2021年第三届“现在史”,历时三年运作,青艺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意文化现象,汇聚了一群最具创新能力和创业志愿的年青人,带来 “展、演、坊、论、市”多个主题项目,献上遍布杭城的艺术嘉年华,助力杭州——代表着诗情画意古典中国的“老杭州”与新兴互联网时代大潮中的“新杭州”——成为一座具有创新气氛、青春气息、未来气质的创意城市。
◎2019年:青春·观·世界
开幕宣传片
2019首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以“青春·观·世界”(Veni, Vidi, We Young)为题,将“游戏”、“科幻”、“公社”作为核心概念,召集超过3000名青年艺术家、设计师、作家、学者等,进一步扩大中国美术学院于2010年首创的“毕业季”,以新落成的杭州象山艺术公社为“燃点”,在2019年5月25日-6月10日期间,展开超过40个主题项目。
2019年首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在象山艺术公社开幕主题阐释:
观照世界的青春宣言时空开放的创想天地山水公社的游戏剧场多种未来的汇聚奇点 ”
青春观世界,世界观青春;青春观未来,未来观此刻。这是一份憧憬,期待一个新生的“艺术周”;也是一份征集令,期待你发挥想象和热情,加入第一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的工作。
象山南麓,城村掩映,溪山清远,小桥流水。走一条 “三街九巷”,度几日“双十年华”。昔日转塘双流村,今朝象山十二景。春未逝,夏未至,于五月末、六月初的“象山艺术公社”,邀请大家做一场青春的游戏,闯一局无题的迷宫。
首届青艺周将以“青春·观·世界”(Veni, Vidi, We Young)为主题,探索时代青年的“世界观”和“青春观”,以“游戏”、“科幻”和“公社”作为核心概念,将新落成的象山艺术公社为“燃点”,引爆暮春夏初的时光。在短短的几天中,整个象山艺术公社将脱离它原有的剧本,一段爆炸的奇幻旅行由此起航——
它在热夏的序章里开幕:公元2019年5月24日晚,开幕式“青春纪·能量场”将集合时装走秀、创意声光、Cosplay快闪、青春影像、音乐live……构造“游戏剧场”。尚之态 - 时装展演
Fashion of the Year / Set-ReSET
01
它有“展”
联动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浙江⾳乐学院毕业展、省文联“新峰人才”计划等大型展览项目,特邀绘画主题展“绘画是永远”,特别策划黑白艺术展区,展示水墨、书法、手稿、老照片、黑白漫画和字体设计……更设置“科幻”与“游戏”两大主题展,并在后续展开长期的探索。
青年之声 - 百场青年对话
The Voice of Youth / Design Dialogues
社会之声 - 设计艺术学院毕业设计作
品展The Voice of Society / Graduation Exhibition of the School of Design
02
它有“演”
包含“演化论·第五届跨媒体艺术节”以及浙江⾳乐学院的精彩毕业演出。跨媒体艺术节自2015年经过杭州-上海-法国-北京的巡回,今年再次回到杭州。演出单元以跨媒介巨构为创作品类,以《呼喊与细语》为名,横跨百年,关注青年的选择。
呼喊与细语 MOAN OF YOUTH
媒介展演系 Media Scenography Department
黑洞映射·村庄投影
BLACK HOLE PROJECTION - MAPPING ON A VILLAGE
03
它有“坊”
开设“YOUNG to young” Playshop国际联合设计教学工作坊,向全球招募16位国际青年艺术导师,联合16位在地青年教师,召集数百位学生,在16个独立空间中,作为创作集体展开持续一个月的生活和创作。
“YOUNG to young” 国际联合设计教育工作坊 “Playshop 玩吧”YOUNG to young: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Curriculum
04
它有“论”
组织“高地论坛”,占领公社制高点,下设“游戏”、“科幻”、“艺术与科技”三大主题。“游戏的游戏”论坛在贯穿象山艺术公社的“游戏进程”里开辟一道子程序,从游戏产生的社会议题出发,接近游戏的本质;配合科幻展览的科幻论坛和科幻写作松,结合创作与思辨的力量,划出一道通往未来的切口。
高地论坛 Highland Forum
plinary Projectt“游戏的游戏”论坛——杭州
Game Jam “Game of Game” Forum - HangZhou Game Jam
05
它有“市”
筹划创意艺术市集,设置“IP工场”、“IP彩车秀”,以全息体验、游戏互动、开放场景展示科艺融合。
IP 食物
IP 仓库
IP 市集
06
它有“戏”
它本身既是一场大游戏,也是一场沉浸式戏剧。它有剧情、道具、主线、副本,它是⼀个跨界的聚会也是一场无尽的游戏。它期待你本色出演也欢迎角色扮演,它等待你认领任务也邀请你发放任务。
AR游戏:NPC大作战
Karang珊瑚证词
◎2020年:共同生活
开幕式宣传片
2020年,第二届青艺周聚焦疫情下的“共同生活”,通过展览展映、专业论坛、艺术演出、设计工坊五个板块累计30余项艺术活动,3000余件作品、近3.5万平方米总展出面积,既是全球最大规模的艺术类高校毕业展,也将师生对战疫的举国意志的赞颂、对抗疫英杰的讴歌展现出来,将之江青年艺术工作者的文化思考、创作成果、精神面貌展示出来。
2020年第二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展览现场
主题阐释
2020年代在一首不寻常的序曲中拉开帷幕,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尚未平息,生活与世界正在改变,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这考验不止于疫情和生命的安危,而且涉及价值观念、家庭伦理、社会治理和意识形态,关乎我们对于「人道」的根本理解。然而,对于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养成,这却是一次重要的机缘,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磨炼。新冠疫情是全民性的,也是全球性的,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切肤之痛,感受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份量,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于是,就有了我们的主题,共同生活。
人类何以能创生文明、改造自然、探幽宇宙?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能组成社会与城邦,而其他动物不能。同时代的荀子也说:「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能群,即是拥有「共同生活」的能力;群我无间,即是一切道德、伦理、政治开展的场域。人生在世,际遇的起落与无常,总与人间的烟火、生命的光华交织缠绕;生而为人,时代的危机与苦难,总与文明的光辉相伴相随。人类生生不息,文明世代绵延,我们共同生活。
「共同生活」包涵两重意味:作为群类的「共」,以及人之为人的「同」。人类之赓续,在于其「乐群」与「共在」。蛮荒时代,人类以群居抵御洪水猛兽,凭借共在自我保存、繁衍生息。文明时代,人类彼此联合探索未知,在群智共享中自我发展、含弘光大。而人类之共在,在于有「同」且能「同」。共在依托相同之血亲、地缘、国家与文化,因之团结凝聚;共在之人亦能存异而求同,超越地域种族之别而生同情同理之心。「共同生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也是文明的起点和目的。
然而,今天的我们,却都是微信启动页面那颗孤独星球上的孩子。在社交媒体/自媒体的现实中,人们心甘情愿地自我隔绝于一个个美丽的肥皂泡,在屏幕的自恋与自我唆麻中喂养着虚幻的数字景观。在自媒体的舞台上,五光十色,众声喧哗,自我的演出永不谢幕,自我的精神内核却日益稀薄。
万物互联,而众生孤独。
2020,人类正处于全球性的多重危机之中。尽管这个时代有着无与伦比的科技成就,我们却从未有过如此普遍的孤独、困惑与迷茫。这不只是因为疫情隔离中的以邻为壑,更是因为网络时代的彼此隔绝与疏远。在漫长的隔离之后,我们渴望共同生活;在网络生存的自我隔离中,我们需要重新学会共同生活的能力。共同生活,是一群人无所畏惧地在一起。共同生活,更是万物共生,属类平等,感天地,敬苍生,察鸟兽之友爱,晓自然之法则,在共通性与共同性中,不逾矩地发展与生活。
半个世纪前,人类第一次从太空中回望自己的星球。在宇宙盛大的寂寞和宁静中,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真切地感受到:国家的边界不见了,喧嚣的争执停止了。这颗微小的星球在转动,安详而宁静,不必在意任何细节……地球就是这样,蓝白相间,没有穷困和富裕的区隔;蓝白相间,没有意识形态的分野;蓝白相间,没有肤色的差别。这样一种巨大时空中的遥望和感触,是对人类经验的超越与重塑。浩瀚宇宙中这颗微不足道的蓝色星尘,是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我们只有这一个世界。但我们同样相信,这个世界的打开方式尚存在无数种可能,我们头顶的星空依然闪烁着无尽的未知的光华。
展览现场
◎2021年:现在史
开幕式宣传片
2021年第三届青艺周以“现在史”为主题,在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两校毕业季的基础上,走出校园,从西湖之畔到之江之滨,面向公众,全城开花。超过2000名青年艺术家、设计师、作家、学者共同参与,营造出遍布全市、广泛跨界、青春洋溢的艺术活动周。
2021年第三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开幕式现场
“现在史” 2021年第三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
主题阐释: 无古无今,无始无终……—《庄子·知北游》 在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T. S. 艾略特《四个四重奏》 古希腊人指称时间的词汇有二:其一是克洛诺斯(cronos),代表一种线性的、不停向前流动的时间;其二是凯洛斯(kairos),表示一个潜在的、只在机缘成熟时显现的时间点。后者正如同《周易》所谓的“几者,动之微”,变化发生却尚未呈现,那是有无之间的生发状态。 从现代物理学的角度看,光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所见到的一切皆为过往。爱因斯坦说:“对物理学家而言,过去、现在、未来之分只是一种幻觉”。然而在量子理论中,相互纠缠的二者可以无视距离地共享同一个“现在”。“现在”如同薛定谔的猫一样,你无法知晓它的所有细节。你一旦去观测,“现在”就坍缩成了“历史”。 一切皆在时空中展开,“有作用时名为现在”(《俱舍论》)。现在作为显现着的、起作用的“存在”,暗含着更多并未实现的潜在。2021,在这个被新冠疫症激进重塑的世界,在这个被科技资本强力加速的时刻,“现在史”邀请我们从更多维度去思考时间的意义,去关注“现在”所包裹的无数潜在的现实,去开辟出“现在”所蕴含的多种未来。 作为第三届之江青艺周的主题,“现在史”是对上一届主题“共同生活”的再次思考。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时代,也正在共同凝聚出新的历史感知与现实感觉。在关于当下的海量记录与书写中,我们失去了“现在”。在无穷算力推动的“实时”与“同步”中,我们失去了“现在”。社交媒体的狂欢中,我们无法辨认彼此。众声喧哗中,我们听不到存在的回声。 万物互联,众生孤独。我们共同经历着全球疫症中的迷失与危机,也共同面对着数字时代生命伦理的新命题、新挑战。 教义渐老,世界日新。学校所传授的技艺,曾是前人处理真实问题的经典方案,却并非应对当下命题的万能武器。我们应重新扣问自己操持的技艺与记忆,将之转化为创造的力量、重启的契机。 西方线性史观生产出“现代性”之僵局——时至今日,我们据说依然在延续着现代性的未竟之业。这一线性史观及其背后的世界观投射到艺术界,幻化而成所谓“当代艺术”的观念与建制。这一观念过于陈旧,这一建制已空转太久。 历史并非一往无前的直线,而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当代”只是变动不居的海面。让我们潜入这一片汪洋,打捞起无数世代的知识与技艺,从甲骨文到VR,从古典到“当代”……,在与世界的相互焕发中开启我们的艺术时刻——那不断涌现、生产着的“现在”。当现在不再现成,现在得以显现;当现在现在,现在得以成史。
奖项设置:0
截稿时间:2022-03-18
更新时间:2020-05-21 09:46:1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投稿邮箱:qyz@caa.edu.cn
赛事说明: 文章所有内容均来自主办方,如有疑问,请联系主办方咨询相关事宜。
赛事交流:如您有兴趣可以加入征集服务网赛事交流群,可以咨询交流分享,也可发布任务需求,接单做任务,设计兼职,打造一个解决多元需求,互利多方,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征集服务群,入群联系微信:zhengjicom